HTTP缓存介绍

Http协议里包含了控制缓存的部分,以使Http客户端可以缓存和重用以前获取的资源,从而优化性能,提升体验。

在开发Web服务时,只需要关注请求头If-None-Match、响应头ETag、响应头Cache-Control就足够了。 因为这三个Http头就可以满足你的需求,并且,当今绝大多数的浏览器,都支持这三个Http头。

响应头ETag

ETag全称Entity Tag,用来标识一个资源。在具体的实现中,ETag可以是资源的hash值,也可以是一个内部维护的版本号。 但不管怎样,ETag应该能反映出资源内容的变化,这是Http缓存可以正常工作的基础。

服务器在返回响应时,通常会在Http头中包含一些关于响应的元数据信息,其中,ETag就是其中一个, 本例中返回了值为x1323ddx的ETag。当资源/file的内容发生变化时,服务器应当返回不同的ETag。

请求头If-None-Match

对于同一个资源,比如上一例中的/file,在进行了一次请求之后,浏览器就已经有了/file的一个版本的内容, 和这个版本的ETag,当下次用户再需要这个资源,浏览器再次向服务器请求的时候, 可以利用请求头If-None-Match来告诉服务器自己已经有个ETag为x1323ddx的/file, 这样,如果服务器上的/file没有变化,也就是说服务器上的/file的ETag也是x1323ddx的话, 服务器就不会再返回/file的内容,而是返回一个304的响应,告诉浏览器该资源没有变化,缓存有效。

响应头Cache-Control

每个资源都可以通过Http头Cache-Control来定义自己的缓存策略,Cache-Control控制谁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缓存响应以及可以缓存多久。 最快的请求是不必与服务器进行通信的请求:通过响应的本地副本,我们可以避免所有的网络延迟以及数据传输的数据成本。 为此,HTTP 规范允许服务器返回一系列不同的 Cache-Control 指令,控制浏览器或者其他中继缓存如何缓存某个响应以及缓存多长时间。

Cache-Control 头在 HTTP/1.1 规范中定义,取代了之前用来定义响应缓存策略的头(例如 Expires)。 当前的所有浏览器都支持 Cache-Control,因此,使用它就够了。

以下我来介绍可以再Cache-Control中设置的常用指令。

max-age

该指令指定从当前请求开始,允许获取的响应被重用的最长时间,单位为秒。 Cache-Control:max-age=60 表示响应可以再缓存和重用 60 秒。 需要注意的是,在max-age指定的时间之内,浏览器不会向服务器发送任何请求,包括验证缓存是否有效的请求, 也就是说,如果在这段时间之内,服务器上的资源发生了变化,那么浏览器将不能得到通知,而使用老版本的资源。 所以在设置缓存时间的长度时,需要慎重。

public和private

如果设置了public,表示该响应可以再浏览器或者任何中继的Web代理中缓存,public是默认值, 即Cache-Control:max-age=60等同于Cache-Control:public, max-age=60

在服务器设置了private比如Cache-Control:private, max-age=60的情况下, 表示只有用户的浏览器可以缓存private响应,不允许任何中继Web代理对其进行缓存。 例如,用户浏览器可以缓存包含用户私人信息的 HTML 网页,但是 CDN 不能缓存。

no-cache

如果服务器在响应中设置了no-cache即Cache-Control:no-cache,那么浏览器在使用缓存的资源之前, 必须先与服务器确认返回的响应是否被更改,如果资源未被更改,可以避免下载。这个验证之前的响应是否被修改, 就是通过上面介绍的请求头If-None-match和响应头ETag来实现的。

需要注意的是,no-cache这个名字有一点误导。设置了no-cache之后,并不是说浏览器就不再缓存数据, 只是浏览器在使用缓存数据时,需要先确认一下数据是否还跟服务器保持一致。如果设置了no-cache, 而ETag的实现没有反应出资源的变化,那就会导致浏览器的缓存数据一直得不到更新的情况。

no-store

如果服务器在响应中设置了no-store即Cache-Control:no-store,那么浏览器和任何中继的Web代理, 都不会存储这次相应的数据。当下次请求该资源时,浏览器只能重新请求服务器,重新从服务器读取资源。

缓存策略

怎样决定一个资源的Cache-Control策略呢?下面这个流程图,可以帮到你: